《青年報》專訪校長朱自強談學校十三五發展願景
發布者:信息發布員發布時間:2016-03-03動態瀏覽次數:745
|
2016年3月3日,《青年報》在頭版以“上師大今年啟動‘光啟學子計劃’”為題,重點推介了對我校校長朱自強的專訪,並在第四、第五版以兩個版面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我校出臺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針對師範生的“世承學子計劃”擴容和即將啟動的非師範生“光啟學子計劃”。訪談中,校長朱自強從改革重點、教師教育、學生培養、學科建設等幾方面暢談了我校教育綜合改革 “十三五”規劃發展願景。
來源:青年報 2016年3月3日 A01版 頭版導讀 04 05版整版報道 標題:校長訪談 上師大今年啟動“光啟學子計劃” 記者:劉晶晶 轉載:和訊網等
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朱自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今年起,上師大針對師範生的“世承學子計劃”將擴容,針對非師範生的“光啟學子計劃”也將啟動,對於學生的培養將更加精細化。學校還在積極籌備建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師教育中心,在教師教育上以國際標準來要求自己。
■A04-05
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這是國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對於高校提出的期待。在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朱自強在接受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改革要求高校更重學科建設,同時改變傳統的學生培養模式。目前上師大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出臺。據透露,今年起,上師大針對師範生的“世承學子計劃”將擴容,針對非師範生的“光啟學子計劃”也將啟動。
改革重點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對於上師大來說主要面臨兩個層面的重點:一是要建設現代高校製度,二是在培養模式上發生根本性變化,要讓學生從課堂上被動的學習、老師講學生學變成學生自主學的模式。
記:此前,國務院已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能否談一談意昂体育平台是如何看待改革,對於“一流”又是如何理解的?
朱:高等教育要遵循什麽樣的規律?就是尊重學生、尊重學者、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了,就一定會真正地去考慮學生的終身發展,就會去考慮他的就業問題,就會去考慮他離開學校後是否具備能力去成為我們國家、我們社會建設的棟梁。尊重學者,大學需要大師,需要學者的引領和創新,所以要尊重學者,尊重科學家。尊重教師,因為一個好的教師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大學文化建設是根本。因為大學需要傳承,需要有積累,沒傳承就沒積累,沒積累又怎麽傳承下去?大學最終體現出來的是文化,沒有一流的大學文化不能達到一流的高校。作為大學的管理者,最終是如何從製度層面上,從運行機製上,去考慮怎麽樣保障一所學校能否真正體現以學生為第一位,去保障和營造一個我們的廣大教師能專註於教學、科研,能否使他們安心的集中精力並且非常愉快地去從事好他們的教學科研,這是一個大學管理者的責任。如果能營造成這樣一所大學,一所現代高校的模式,那麽成為一所一流高校只是時間問題,是快一點和慢一點的問題,但最終一定會走向真正意義上的一流。
記:面臨改革,意昂体育平台是否已經有所行動?並將從哪些方面加以推進?
朱:按照國家和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以及《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的要求,意昂体育平台在學校“十三五”規劃發展中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把學校建成有國際影響的、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進入國內同類院校一流行列”的戰略目標。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對於上師大來說主要面臨兩個層面的重點,一是要建設現代高校製度。第二個是在培養模式上發生根本性變化,要讓學生從課堂上被動的學習、老師講學生學變成學生自主學的模式。這些都要在“十三五”中逐步推行,形成完善體系。
對於現代高校製度的主要內涵,我認為是要以培養學生為中心,逐步確立學院是辦學主體地位,首先要把學科做好。今年開始,高校就將面臨著招生改革,取消一本、二本,2017年是大類招生。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要求我們在專業設置時更關註就業是否對接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如每年的就業率,都要求公布到每個方向每個專業。過去可能是全校一個平均值,或者到一個學院,現在要求到每一個專業目錄,這樣就迫使學校進行專業的調整。
培養模式上的改變則會帶來整個教學過程的變化。以往傳統教育模式往往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一般我們比作第一課堂,這種教育模式導致一直以來我們的學生在和海外學生比較時被認為學習成績好,但在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方面較弱,也就是創新能力弱,學生以接受為主,缺少批判性思維、自我學習的能力。當我們的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自主學習能力又變得尤為重要,迫使我們要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打通,讓學生走上社會去實踐,同時要大力推行第三課堂,也就是創新創業。
現在我們很多高校都在開始推行,學生可以休學去創業,並在製度上做了保障,我們認可了第三課堂。接下來就是要讓三個課堂慢慢打通,要以第二課堂為主,在實踐中解決問題需要的知識和能力通過第一課堂學習,不是單純的以學到多少知識構成整個教學體系,而是以獨立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用探索的方法、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所以在“十三五”期間,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全面的改革。
教師教育
在當今時代下,我們培養的老師需要具有國際視野、有城市精神、有過硬的綜合素養。國際教師教育中心如果申報成功,可以形成一個平臺,國際一流專家每年會到上海來工作,同時也構建了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人才高地。
記:教育是城市、國家發展的根本,作為師範類院校,上師大承擔著培養老師的重要任務,在新時代下,學校對於教師的教育會更註重哪些方面?
朱:上師大的屬性還是以培養師範生為主,師範生占我們學校約1/4的比例。到目前為止,上海基礎教育的教師60-70%是由上師大提供的,超過50%的校長和50%的骨幹教師也是畢業於上師大。上師大的傳統一直是致力於教師教育的培養,這也一直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堅守的陣地。在當今時代下,我們培養的老師需要具有國際視野、有城市精神、有過硬的綜合素養。
在國際視野方面,上師大正在積極籌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師教育中心,力爭做好國際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和中國基礎教育經驗的國際分享工作,打造領先國際教師教育平臺。在教師教育上,我們要以國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走出去,走向國際。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PISA測試在國際上奠定了我們基礎教育很好的地位;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目前也是上師大在負責。國際教師教育中心如果申報成功,可以形成一個平臺,國際一流專家每年會到上海來工作,同時也構建了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人才高地,屆時我們可以積極為國家戰略如一帶一路等戰略來服務,通過這個研究中心的平臺幫助一些在基礎教育、教師教育方面還相對比較落後的國家地區的教師教育。我們國內的教師也能通過這樣的平臺得到提升。
我們也已有了比較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希望2030年是一個時間節點,把這個平臺建設走向一流,到2050能夠把它變成今後國際教師教育交流的世界幾大中心之一,幫助提升上海的基礎教育。
此外,在綜合素質方面,如信息技術、外語能力、藝術素養等,都是教師需要具備的。為什麽要重視城市文化素養?我們可以看到,包括紐約、巴黎、倫敦等國際都市,城市文化一定是領先的,是在推動當代文化的學科前沿不斷向前發展的。簡單說就是先進的城市文化,如果這塊上不去,其他都會受到製約。所以我們很註重培養學生的城市精神、文化素養。
學生培養
針對師範生,我們有一個“世承班”,采取精細化培養,引入第二課堂,在課程培養方面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出國去訪學交流。而對於占學校75%的非師範生,我們將啟動“光啟學子計劃”,計劃今年開始招生。
記:無論是師範生還是非師範生,學校對於學生的培養方面今後會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朱:我們的本科生教育,將探索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培養新模式,深化完全學分製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性教學,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探索新的人才培養體製機製改革,實施“世承學子”計劃、“光啟學子”計劃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推進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針對師範生,我們有一個“世承班”,當時是在4000多名師範生中遴選了200名進行試點,已經做了兩年了,效果非常好。這個班對於學生采取的是精細化培養,學校會提供更多資源,培養模式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更好地實踐,引入第二課堂,在課程培養方面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出國去訪學交流。每年畢業季這個班的學生都會被基礎教育裏的好學校搶著要。
“十三五”期間我們會不斷擴大“世承班”的規模,實施“世承學子”計劃,創建“世承書院”,探索以“臨床”實踐導向為核心,融培養、生活、管理、創新於一體的教師教育新模式,在條件成熟時積極申請國家試點學院。在特區內,探索“自主招生”“本碩一體化”“分段考核和多向流動”和“高端實習”改革,強化教師教育特色,打造“卓越教師”。這樣的“世承排”、“世承連”、“世承軍”在允許的範圍內我們希望能爭取做到70%對30%,也就是說,讓70%的師範生都能進入到這樣的培養體系中。
而對於占學校75%的非師範生,我們將啟動“光啟學子計劃”,計劃今年開始招生,在被錄取非師範生中遴選一批進入這一計劃,根據每個學科的特點來開展課程,在課程構置、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也將更加精細化,比如本科生就實行導師製等。此外,再加上我們在理科方面的“基地班”計劃,有的理科學科有國家級、上海市級的實驗室,就辦成基地班的形式,讓這批學生更加早的可以進入到實驗室。希望這兩大計劃能覆蓋我們本科生70多個專業的全部學生。
學科建設
實施“五大計劃”。進一步夯實傳統文理學科基礎,保持人文學科優勢,凸顯教師教育和藝術學科特色,加強應用文理學科建設,有條件發展部分工科特色,建設部分對接國家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需求的新興交叉學科及新的學科增長點。
記:您提到了學科建設的重要性,那上師大今後在學科建設方面會有哪些具體的改革措施?
朱:上師大在學科建設方面將根據“強化優勢、扶持重點、發展應用、培育特色”的學科發展思路,實施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應用文科振興計劃、應用理科培優計劃、特色學科強化計劃、交叉學科創新計劃等五大計劃。進一步夯實傳統文理學科基礎,保持人文學科優勢,凸顯教師教育和藝術學科特色,加強應用文理學科建設,有條件發展部分工科特色,建設部分對接國家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需求的新興交叉學科及新的學科增長點,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有序發展的學科建設態勢;根據學科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學院布局,提升學校學科整體實力。
接下去我們將構建學科動態評價與調整機製,建立和完善學科發展評價標準,形成學科建設績效考核與獎懲機製;建立學科建設與學位點建設的良性互動機製、學位點動態調整機製,將學位點考核與學科點建設有機結合,適時調整學科布局,優化學科結構。
學位點優勢與特色要加強。我們將打造中國語言文學、教育學、數學、哲學、中國史、世界史等一級博士學位點優勢;形成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環境科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二級博士學位點特色;建設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經濟學、外國語言文學等一級碩士學位點特色。同時優化布局結構,充實藝術類和理工類碩士學位點的內涵,以專項評估為依據,加強專業學位點建設,強化應用和專項特色建設,對接上海城市發展需求,加快金融、社會工作、旅遊管理3個新增專業碩士點的內涵建設,積極培育新增長點。
我們希望能讓學科與社會創新聯系更緊密。上師大將建立全校性、實體性的高端研究院——光啟國際學者中心,引領前沿學科、交叉學科協同創新。建設學科社會服務創新平臺,文科積極創建國家智庫,理工科全面推進意昂体育平台聯合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植物種質資源中心建設,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探索構建環境與能源、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信息控製與功能材料等學科交叉中心或平臺,促進與提升服務上海發展需求的能力。
補足短板
上海紐約大學師生比例達到1:7、1:8,而我們現在是他們的兩倍甚至還多。要提高一線教師的比例,同時要提高教師的待遇。我們認為一流人才就應該去做老師,不要寄希望於二流人才來培養一流人才,一流人才需要一流人才來培養。所以需要通過各種辦法留住人才。
記: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大的製約是什麽?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朱:對於我們這樣的高校來說,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資源不足。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剛剛能夠跨過一個門檻——讓所有學生都能住在學校,過去很多都是走讀生。我們在發展,在資金、資源方面都還是嚴重不足。包括我們的師生比,國家定的標準是達標了,但還比較低。上海紐約大學師生比比例達到1:7、1:8,他們依據的是美國標準,而我們現在是他們的兩倍甚至還多。一個教師一周要承擔十幾小時的課程,就沒有很多時間去從事研究,進行學術發展,教師的自身的學術發展如果不充分,不僅影響到教師本身的發展,最終會製約老師在教學方面的發展。這是一個連環作用。此外還有一些過去遺留的問題,不如管理人員包括後勤保障人員比例還是偏高。當然我們還在努力的解決,但需要時間,要有一個過程。
要提高一線教師的比例,同時要提高教師的待遇。我們認為一流人才就應該去做老師,不要寄希望於二流人才來培養一流人才,一流人才需要一流人才來培養。所以需要通過各種辦法留住人才。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通過多元聘任和靈活人才運作機製,建立一支“年輪型”師資隊伍支持平臺,在分類發展基礎上逐步建構“紡錘型”(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科研型)師資隊伍體系,力爭專技崗位占全校崗位的85%,專任教師的整體比例提高到66%,專任教師總數達到221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比例達56%,並使具有海外學術背景的博士數量有顯著增長。
設立“人才工作辦公室”,加大高端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引培力度,探索按照國際標準聘用外籍教師的有效途徑,逐步擴大外籍優秀教師聘用比例,實現學緣結構優化;加大專業發展指導,強化青年學者、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優秀青年教師的培養,建立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多元通道;建立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訓製度,整體提升青年教師的競爭能力和國際化素養;加大博士後流動站建設力度,充分利用政策資源擴大師資博士後和專項博士後比例。
同時完善薪酬分配體系,建立薪酬分配“立交”通道。設計國家和校內崗位雙軌製轉換通道。建立人才崗位計劃與校內既有薪酬分配的轉軌機製。
【人物小檔案】
朱自強,男,1960年12月出生,漢族,籍貫上海,全日製博士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1990年4月參加工作,2010年12月加入九三學社。2014年被任命為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此前任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
|
|
|
|
|
|